中國寶武先后重組昆鋼和新鋼、戰略投資山鋼、控股重鋼,構建了國內沿江沿海“彎弓搭箭”的區域布局,成為全球規模最大、最具影響力的鋼鐵企業,經營業績穩居行業第一;
鞍鋼重組本鋼,鞍鋼粗鋼產能達到6300萬噸,在世界鋼企排名中僅次于中國寶武和安賽樂米塔爾,位居國內第二、世界第三;2024年鞍凌重組,粗鋼年產能達到7000萬噸級,使全國排名前十位的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增加到42%;
2023年中信泰富特鋼與南鋼強強聯合,形成3000萬噸級的專業化特鋼航母,實現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、優特鋼棒線材和高附加值鋼板產量全球第一;
2023年12月26日,建龍集團正式接手西寧特鋼管理權,著力將西寧特鋼打造成為市值處于行業頭部,規模達到千萬噸級,在新能源用鋼、電渣鋼、無縫鋼管等領域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特鋼企業集團,努力成為西部地區國有企業改革的典范;
2024年9月29日,敬業集團完成與日鋼營口中板的股權交割后,雙方整合6條中厚板生產線,年產量高達1500萬噸;
…………
一系列戰略性重組,深刻改變了鋼鐵產業的競爭版圖,行業逐步從分散競爭走向有序協同,高質量發展邁入新階段。
當前,鋼鐵行業處于深度調整期、減量發展階段,無論是破解供給層面的“內卷”難題,還是優化產業布局、提升行業競爭力,兼并重組都是關鍵一招,我國鋼鐵行業的產業集中度提升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。鋼鐵急需打破壁壘、創新機制,堅持以法治化、市場化辦法深化重組,推動行業形成競爭適度、布局合理的發展格局。
用好法治化辦法,保障“重組一批、退出一批”。當下,行業對于聯合重組的呼聲高漲,更多出于產能退出、產量調控的訴求。如果能將聯合重組與退出機制、產能跨區域轉移機制等有機結合,重組步伐必然加快。 |